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的探索及应用(图)
公路的高质量运行离不开科学的养护管理。国内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相对滞后,养护模式相对单一,传统公路养护模式存在管养事权尚不明晰、管养制度尚不完善、设施布局尚不完善、管养能力尚不突出等问题。本文作者历经多年探索及实践,基于国家及地方政策形势发展要求,创新性提出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并通过我国首例高速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工程的应用,论述了该模式的优势及阶段性显著成果。
自从交通运输部提出“管理和建设分离,实现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养护”以来,“管养分离”的理念逐步在公路养护中推行落实,并逐渐使我国的公路养护更加规范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目前,我国公路养护承包模式主要有日常养护总承包、专业技术承包、专业养护承包三种,上述三种公路养护承包模式下的检测、设计、施工等环节脱节、无法有效衔接,存在业主难以有效管理养护合同、公路预防养护措施难以真正落实、养护投资效益难以最大化等问题。
(相关资料图)
多年探索及实践应用表明,积极响应《“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提出的“绿色发展探索养护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管养一体化、周期性养护总承包等生产组织模式”,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公路养护市场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竞争机制”和“探索综合养护承包方式”等发展理念的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可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难题。
/ 新模式概述 /
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是基于养护产出与性能的新模式,即综合养护总承包商通过对建设数据、养护历史数据(养护时间、养护路段、养护措施、历年病害、检测数据、气象资料)、交通数据等公路养护大数据的深入挖掘、科学分析,准确预测承包期内公路技术状况发展趋势,基于全寿命周期理念和预防养护理念,利用合理养护资金对公路资产从养护规划、养护设计、养护实施、养护后评价及科研创新等方面提供全过程、全要素的综合养护总承包服务,始终为业主与用户提供满足公路养护绩效考评标准的养护新模式,也称为“绩效合同模式”,英文定义:Highway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Contract,简写为HMPC。
根据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实施流程和多年探索实践及应用经验,笔者认为该模式能否最终成功实现预期目标,取决于项目实施阶段从养护规划到养护后评价等不同阶段技术的有效创新及应用,以期实现有限养护资金条件下公路的精准养护、高效养护和韧性养护。
/ 技术核心 /
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技术核心的出发点是基于行业标准和项目需求,围绕科学合理的养护绩效目标,通过精细化设计和精准化施工的有效联动,确保公路病害的针对性处治,维持甚至提升公路服务水平。
养护规划阶段
养护规划是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科学实施的坚实基础,针对项目级养护规划,须包括公路技术状况预测、规划目标确定,基于效益费用比最大化的最佳养护时机和最优养护策略确定等工作;针对路网级养护规划,还应包括各路段养护优先级排序。
养护规划阶段各项工作内容所涉及的技术差异较大,如公路技术状况预测须建立预测模型或回归修正既有预测模型,该过程不仅涉及到大量的统计学或规划学内容,而且要综合考虑公路各专业技术状况的宏观衰变规律。
另外,养护规划阶段不仅须综合公路各专业技术状况衰变趋势和养护绩效考评标准确定养护策略族,而且须综合考虑不同养护方案的效益费用比和交通保畅及施工便利性需求等因素,最终确定最优养护策略及其最佳养护时机。
养护设计阶段
养护设计须围绕养护规划的总体思路,综合合同约定宏观目标、养护绩效各考核指标要求,以及现场勘查、测量放样、钻芯取样等分析结果,准确深入的剖析路段特征及养护方案适用性,最终形成技术耐久、寿命期经济合理,且兼顾施工便利性和交通保畅双重需求的
养护设计方案。
与此同时,通过养护设计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养护规划,动态调整养护规划,实现养护规划和养护设计的有效联动。
养护实施阶段
养护实施阶段需按照养护设计文件的高标准要求,坚持高质量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本着确保养护质量、快速开放交通的目标,建立集约化施工管理体系,优化施工组织、共享交通管控信息、明确集约化施工内容及流程。切实落实精准化养护作业目标。
养护后评价
养护后评价的技术核心在于利用快速、无损检测、长期性能监测等手段对实施养护后的公路技术状况或服役性能进行检测(监测)和评价。养护后评价结果作为养护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据此对综合养护总承包商奖惩的同时,反馈并优化养护规划、养护设计和养护实施等阶段,最终实现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全过程全要素的有机融合。
/ 实践应用 /
2020年6月,由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立项批准,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和温州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的G15沈海高速公路温州大桥段及S10(温州绕城)北线一期段综合养护总承包工程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国首个“公路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项目落地实施。
该项目包含G15沈海高速公路温州大桥段(以下简称“G15温州大桥段”)和S10(温州绕城)北线一期段(以下简称“S10绕城北线段”)两条路段,线路总长42.352公里。G15温州大桥段主线全长15.7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28)米,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主要由温州大桥和南接线组成,共有12座主线桥梁(其中特大桥3座),8座匝道桥和1座隧道,于1998年建成通车。S10绕城北线段主线全长26.60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3.5米,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20公里,共有19座主线桥梁和5座隧道,其中特大桥4座、长隧道4座,设枢纽互通两处,一般互通两处,分离立交1处,于2010年建成通车。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各专业的日常养护、修复养护、专项工程、应急养护、科研创新及技术服务等,采用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管养模式,积极探索响应了新型市场化管养模式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切实应用。该模式是以中长期规划为基础,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绩效与质量控制为目标,以动态设计为核心,以预养护理念为主导,以精细管理为保障的一种全新养护模式。项目开工两年来的养护费用较传统模式节约了5%以上。
提高养护工作效率
大大简化了业主的管理工作,减少了招标次数。任务单、巡查量、合同量、招投标等降低了50%以上。另外,路域环境水平明显提升,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质量显著提高,病害基本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处治”,且计划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交通封道次数减少 降低通行费收入影响
耐久性养护设计方案的实施、集约化养护施工管控技术的应用、养护工程寿命的有效延长,均显著减少了交通干扰程度和次数,提升了公路通行效率,保证了运营公路的营收能力,降低了因封道造成的通行费收入影响。
养护绩效评价机制有效保障路况指标
养护绩效考核机制与承包商经济效益挂钩,促使承包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养护成效,G15温州大桥段及S10绕城北线段综合养护总承包工程在两年多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规划、集约化施工养护,道路技术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022年度浙江省公路路况检测结果显示:G15温州大桥段及S10绕城北线段在浙江省62条通车3年以上的高速中分别排名第39位和第10位,相对往年排名有了数十位的提升,业主单位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5位,全市第一位,均创历史新高。
G15温州大桥段及S10绕城北线段地理位置图
标签:
相关文章
新能源领涨,新能源ETF(516160)涨3.53%,天奈科技涨4.94%,融捷股份涨4.20%
今日,两市反弹,新能源领涨。截至10时13分,天奈科技涨4 94%,融捷股